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莊嚴承諾如今已如同長江黃河之水,流淌進、滲透進、灌溉進每一寸其孕育的土壤。
留守鄉(xiāng)村的孩子,往往比都市里的孩子更容易懂得學習的意義是什么。
過去,代際傳遞的貧困不僅是收入上的貧困,也包括著思想與意識形態(tài)上的貧困。許多貧困山區(qū)由于教育場所、教學用品、教師資源不平衡發(fā)展甚至長期匱乏,導致適齡兒童無法正常享受應有的義務教育。教育缺失的背后,是落后的文化水平與思想觀念從而導致的貧困間的惡性循環(huán)。
如今,教育公平被提到一個新的“制高點”??邢隆懊撠毠浴边@塊“硬骨頭”,就是要將貧困“連根拔起”,通過高質量的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山區(qū)的人民改變思想、改變命運,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路雖遠,行將至。
教育公平,改善教學條件是基礎。要保留充足的教育場所,完善教室、操場、圖書館、食堂等基礎配套設施,保障每個貧困地區(qū)都有基本的教學辦學條件。有計劃地統(tǒng)籌資金資源配置,把政策與力量向偏遠和薄弱貧困山區(qū)學校傾斜。
教育公平,均衡教師配置是關鍵。應增強農(nóng)村教師隊伍建設,不僅要有傾斜的“引進”教育人才,還要有方向的“培育”教育人才,更要有保障的“留住”教育人才,不斷激勵教師到農(nóng)村從教。針對位置偏遠、教育資源嚴重匱乏的地區(qū),還可以鼓勵開展“送教上門”的活動,同時選派優(yōu)秀教師骨干到貧困村進行支援。
教育公平,嚴行教育整頓是保障。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必須加強青年教師的師風師德建設,對存在違規(guī)招生、有償課外培訓、作風不端等惡劣行為的教師作出嚴肅處理,堅守貧困地區(qū)健康、公平的教育環(huán)境。
目前,全國各地均已將教育扶貧納入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竭盡全力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享有同樣的教育教學水平,努力讓貧困地區(qū)與城市的孩子們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教育公平讓寒門學子底氣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