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

云南祿勸:脫貧只是起點 圓夢一直在路上

2019-05-24 09:57: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邱麗芳)一個革命老區(qū),1935年、1936年,紅軍長征兩次經過此地,成功搶渡金沙江;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有漢、彝、苗、傈僳等24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32.7%……這里是云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祿勸縣曾是國家級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2016年全縣貧困發(fā)生率為16.35%。經過三年奮戰(zhàn),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54%。今年4月30日,祿勸縣退出貧困縣行列。

農村危房改造,修繕的不止是房屋

52歲的祿勸縣火本村彝族婦女張健美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孤身一人的她,住在破舊的土木房子里,不知生活該如何繼續(xù)。鄰居說,前幾年就沒看到她笑過。

2018年,村委會按照昆明市幫扶政策,為張健美申請了2.1萬元房屋修繕補助,又找來了施工隊,幫她修繕了房屋。

在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祿勸縣對全縣農戶逐村逐戶進行全覆蓋排查,逐戶逐房進行精準核實,對建檔立卡戶、低保戶、分散供養(yǎng)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優(yōu)先識別。針對農房外觀、基礎、層面、墻體、梁柱等重點部位進行精準識別,以此確定是修繕加固還是重建。

“我們縣少數(shù)民族群眾多。在房屋改造過程中,我們除了要讓農戶住的安全、衛(wèi)生,更重要的是要保留民族特色,傳承民族文化,留住鄉(xiāng)愁。” 祿勸縣住房和城鄉(xiāng)管理建設局局長田開波說。

記者問起現(xiàn)在的生活如何,羞澀的張健美話不多,她的笑容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她把土地流轉了,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轉租金1890元,產業(yè)入股分紅金250元,加上就近務工的4700元工資,每年有6840元收入,2018年張健美脫貧了。

這是張健美家修繕加固前的房屋(翻拍)。邱麗芳 攝

這是張健美家修繕加固之后的房屋。邱麗芳 攝

“一個都不能少”是基礎,還要讓孩子有一技在身

2018年高考,祿勸縣600分以上的考生達到了51人,1人考上清華大學,2人考上北京大學,交出30年來高考最好成績單。

“控輟保學”,祿勸縣已經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義務教育,還開了全省先河,在高中階段實施免費教育。普通高中學生每人每年免教科書費500元,免學費800元,免住宿費160元,補助生活費2500元。

祿勸縣教育體育局局長王開福對記者說,“受教育年限的延長,能夠大大降低貧困發(fā)生率,我們希望更多的孩子能上大學?!?

此外,祿勸縣還通過開展“互聯(lián)網+教研”“雙師教學”改革,與北京市朝陽區(qū)、上海市普陀區(qū)及昆明市23所學校開展結對幫扶,使祿勸的學生可以通過教室的大屏幕實時分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

“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針對沒有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祿勸縣通過職業(yè)學校延長孩子們的受教育時間。

16歲的張達明在祿勸職業(yè)中學學習汽車運用與維修(視頻截圖)。邱麗芳 攝

16歲的張達明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父親在外務工,母親在縣城照顧他和弟弟的生活。去年,張達明到職業(yè)中學上學,學習汽車運用與維修。雖然入學不到一年,但是也立下了自己的小心愿:“我想努力看看能不能和沙國宇、廖恒、唐應韜他們一樣被選拔參加斯巴魯研修項目,到日本去研修。要是不行的話,畢業(yè)之后到昆明去找工作,掙錢了可以幫著爸爸媽媽,他們太辛苦了?!?

張達明小心愿中的研修項目是一項培養(yǎng)制造工藝人才的校企合作項目,他提到的三位同學通過層層選拔,已于2018年12月赴日本研修。

通過實施縣內農村學生到職業(yè)高級中學就讀的“兩免一補”政策,祿勸全縣職業(yè)教育在校生人數(shù)由三年前的370人上升到現(xiàn)在的285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和農村留守青少年在職業(yè)教育學?!斑M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用得上,能就業(yè)。

“六個百家”貫徹始終,共圓百家夢

“進百家門,吃百家飯,結百家情,解百家難,勵百家志,圓百家夢”。在祿勸縣脫貧攻堅的決戰(zhàn)中,這“六個百家”功不可沒。家里臟亂,就一起收拾、打掃;飯菜衛(wèi)生條件不好,就一起清洗、做飯。祿勸縣委書記焦林要求扶貧干部對每一個貧困人員望、聞、問、切,真正做到“對癥下藥”。

祿勸縣中屏鎮(zhèn)植桂村村支書楊仕龍的工作筆記。邱麗芳 攝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了祿勸縣植桂村村支書楊仕龍記得密密麻麻的工作筆記和走訪調查。翻開這些筆記,里面盡是他在走訪村民中記錄的增收脫貧的大事小情。扶貧干部深入了解了貧困家庭的困難,也與貧困戶結下真正的友情。楊仕龍說:“原來沒進門的時候,在村里遇到大家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自從進了門,吃了飯,了解了他們的想法,解決了他們的難題,村民性格開朗了,愛笑了。過年的時候,村民早早的就和幫扶的干部說,一定要來吃殺豬飯?!?

植桂村的路修通了,房子修繕了,群眾的錢袋子還要真正鼓起來。植桂村積極探索采用“村黨總支+基地+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運行模式,由村黨總支牽頭注冊成立2個合作社,建設規(guī)?;鰤呜i養(yǎng)殖場,種植烤煙、板栗、核桃、當歸、葛根等,進一步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

焦林對記者說,“我們的老百姓勤勞、善良,只要給予他們適當?shù)膸椭?,他們就能自立自強,這才是解決貧困最好的方法,才能最終共圓百家夢?!?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研究中心
協(xié)辦單位:重慶市發(fā)改委、重慶市城鄉(xiāng)統(tǒng)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