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青貯飼料的原料,主要有青玉米秸、鮮甘薯秧、青草等。制作青貯飼料主要有以下工序:適時收割→適當晾曬→運輸→切短→裝窖→封頂。適時收割利用農(nóng)作物秸稈青貯,要掌握好收割時機。收割過早會影響作物產(chǎn)量,收割過晚則會影響青貯質(zhì)量。玉米秸的收割時間,應(yīng)從以下兩個方面掌握: 一是看子實成熟程度:乳熟早,完熟遲,蠟熟正當時; 二是看青黃葉比例:黃葉差,青葉好,各占一半就嫌老。甘薯秧青貯應(yīng)該在甘薯成熟后霜前割秧以保證青貯質(zhì)量。 適當晾曬 收割后的青貯原料水分含量較高,可在田間適當攤曬2~6小時,使水分含量降低到65%~70%。 運輸 收割后的青貯原料適當晾曬后,要及時運到鍘草地點,若相隔時間太久,易使養(yǎng)分損失較多。 切短 原料運到后要及時用鍘草機切短,青玉米秸切短至1~2厘米,鮮甘薯秧和苜蓿草切短至2~4厘米,切得越短,裝填時可壓得更結(jié)實,有利于排除其中的空氣,縮短青貯過程中微生物有氧活動的時間。此外,青貯原料切得較短,有利于以后青貯飼料的取挖,也便于牛羊采食,減少浪費。用鍘草機切短時,除了要掌握切的長短外,還要注意集中人力和機器設(shè)備等,以便及時裝窖和封窖。 裝窖 切短后的青貯原料要及時裝入青貯窖內(nèi),可采取邊切短邊裝窖邊壓實的辦法。裝窖時,每裝20~40厘米左右時就要踩實一次,特別要注意踩實青貯窖的四周和邊角。如果兩種以上的原料混合青貯,應(yīng)把切短的原料混合均勻裝入窖內(nèi)。同時檢查原料的含水量。水分適當時,用手緊握原料,指縫露出水珠而不下滴。如果當天或者一次不能裝滿全窖,可在已裝窖的原料上立即蓋上一層塑料薄膜,次日繼續(xù)裝窖。封頂盡管青貯原料在裝窖時進行了踩壓,但經(jīng)數(shù)天后仍會發(fā)生下沉,這主要是受重力的影響和原料間空隙減少引起的。因此,在青貯原料裝滿后,還需再繼續(xù)裝至原料高出窖的邊沿40~60厘米,然后用整塊塑料薄膜封蓋,再在上面蓋上一層5~10厘米厚鍘短的濕麥秸或稻草,最后用泥土壓實,泥土厚度約30~40厘米,并把表面拍打光滑,窖頂隆起成饅頭狀。